家住山西運城的魏師傅已經和卡車打了20多年交道。從出校門開始先學修車,再到跟車,再到2011年自己買車,70后的魏師傅是一名妥妥的貨運老司機。
作為一名“卡二代”,魏師傅的父輩憑借一輛全掛車支撐起了整個家庭,他也順其自然開啟了自己的貨運生涯。20多年的跑車生活,有苦有甜。對于貨運行業的現狀,對于卡車,他也有著自己的想法。
“2011年的貨運行業可比現在強多了,”魏師傅直言:現在的運價已經低得不能再低,就比如從成都回西安,賠上一兩千塊錢的活兒也有人拉,這在2011年可是絕對沒有的事情?!捌鋵嵈蠹叶际强ㄜ囁緳C,都很理解一些實際困難,但這種情況還是要謹慎,多找貨,多對比,這樣對卡車司機自身和行業都有利?!?/p>
享受過一二十年前的風光無限,如今魏師傅認為卡車司機這個行業正處于加速自然衰減的進程,“等到我們這批有A2駕照的司機都退出市場,這個行業也就徹底變了,新上來的司機越來越少,而且要有6年時間才能從B照增至A照,可能那個時候貨運市場就好干了……”魏師傅對貨運市場的發展看不清,但他也表示自己不會、也不能再改行,“卡車一般是15年才強制報廢,我現在這臺車才4年多,只要不強制,那我就把這臺車開到底!”魏師傅表示。
商車邦了解到,魏師傅眼下開的這臺車是一輛二手大運N8V,搭載???60馬力12升發動機,“當時我入手它的時候,這車已經跑了2年38萬公里,現在我又開了近兩年半的時間,加在一起總里程有51萬多公里。無論是買車時還是后來我自己用車過程中,都沒什么大問題,車子質量挺好,”魏師傅說,自己平時就是在四川省內倒短,以拉百貨為主,遠了跑300公里,近了就跑100公里,倒短的活兒必須保證每天有活兒拉才能賺到錢,可是受四川疫情影響,他最近也沒在出車。
據魏師傅介紹,在去年疫情影響不大時,每個月刨除油費、路橋費等,還能盈余2萬塊錢左右。之所以還能有賺頭,他覺得,就是人勤車不懶。跑倒短需要頻繁找貨,通常這單活兒結束前,他就把下單活兒找好;這臺大運N8V跑在四川境內的山路上,無論是從油耗、動力、整體性能各方面也讓他滿意,“兩年半的時間里,從來沒拉過后腿,更沒把我擱在半路上過,我覺著這就挺好,”魏師傅不太擅長用專業術語來評價這臺大運N8V的可靠性,但這卻是他最直白的感受。

和卡車打了20多年的交道,魏師傅對如何選擇合適的車型也有自己的看法:我之前開的是一款大運前4后4單邊車,那車質量也很好,但因為是單驅所以淘汰了。目前這款大運N8V是雙驅配13米高欄,現在看來市面上還就屬這種掛車最吃香?!半m然掛車車皮相對重一些,但我這車能拉34噸貨,多拉一些也能多賺一點?!蔽簬煾悼烊丝煺Z,他認為當下9.6米前4后8的車可能是最尷尬的車型,主要就是因為只能拉十七八噸的貨,但是在過路費等支出方面并不比他的車少多少,而6.8米單橋車還能拉上十一二噸的貨。
疫情三年,魏師傅的心態很樂觀,不光是貨運行業,各行各業都受影響:“我在這個行業起碼還能再干十幾年,在四川這邊我看到過開了12年的車還在運營,所以只要不強制淘汰,我也不會換車,這臺大運N8V會一直開下去!”